• 1070阅读
  • 0回复

一“越”2500年!绍兴稽中重大考古发现,最新解读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一星会员
 

发帖
3378
E币
11438
威望
7459
贡献
250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2024-07-13 17:45:33 绍兴 
历时5个多月抢救性发掘,在地下沉睡约2500年的越国大型建筑基址终于重见天日——昨天,国家文物局在北京发布“考古中国”关于绍兴稽中遗址等4个重大项目重要进展。

大型建筑基址

稽中遗址首次在绍兴古城内确认存在战国时期的越国大型建筑基址。这一重大发现填补古城内无越国时期建筑遗存的空白,为探寻越国都城格局提供了重要线索,也为研究中国古代建筑史、建材史提供了宝贵资料。

一直关注该项目发掘进展的中国考古学会建筑考古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钱国祥欣喜地表示,稽中遗址内木构建筑遗迹规模之大、等级之高、保存之完整,国内罕见,令人震撼!这将为绍兴古城的历史文化古迹保护和展示利用打开新局面。

意外发现:大木头大有来头

稽中遗址位于绍兴市越城区古城投醪河畔、府学弄旁。

投醪河,相传为越王勾践箪醪劳师之地。府学弄,因北宋府学宫而得名,今存戟门、泮池、文庙门等古迹。

投醪河之北,府学弄之南,近3000平方米的稽中遗址,掩映在参天的水杉林下。

“这次发现是偶然中的必然。”绍兴市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李龙彬坦言,虽然此前绍兴古城内没有发现过越国建筑遗址,但对于古城内的施工项目,他们始终密切关注。

耐心的等待迎来了发现。

2023年9月26日,绍兴市文物局接到群众报告,稽山中学施工中发现大木头。绍兴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副所长罗鹏带着考古工作人员,立即赶到现场勘查,随后又发现战国黑陶豆、印纹硬陶、原始瓷等文物。

“大木头大有来头!”绍兴市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李龙彬据此研判,地下存在越国大型木构建筑遗址。

当天,经越城区文物保护所申请,浙江省文物局给绍兴市文物考古研究所下达了抢救性考古发掘任务书。

考虑到地下遗迹埋藏较深,市、区两级文物部门与建设方、施工方等深入沟通,达成暂停施工的共识。同时为防范地下水管涌,及时跟进围护桩、排水沟等地下文物防护性工作。

经过周密细致准备,2024年2月,经国家文物局批准,绍兴市文物考古研究所正式开始对该遗址进行考古发掘,发掘面积近3000平方米。

目前,考古取得阶段性重要成果。

考古探方坑壁上,历史的痕迹被精心地勾勒出来,一条条白线标注了战国、西汉、东汉、唐、宋等多个朝代的建筑基层。稽中遗址以它的方式,呈现了战国、两汉、六朝、唐宋文化层。

站在探方之上,仿佛一跃就能回到2500年前。

深入发掘:全国专家奔赴绍兴

随着发掘工作的推进,地下埋藏了约2500年的遗存,逐渐撩开面纱。如何从源头开始保护好这些遗存,是一个重大课题。

自今年2月份进场以来,稽中遗址的考古发掘工作24小时连轴转。这与古建筑基址规模大、遗存数量多有关,也与该遗址的特殊性有关。

稽中遗址中有大量木构遗迹,它们之所以能“活”到现在,与水密切相关。“发掘之前,稽中遗址可能已经在水里‘泡’了上千年。”钱国祥分析说,绍兴地下水位较高,这些木构遗迹处于相对密闭的环境中,才保存了下来。

但进入发掘阶段,就出现了两难——一方面要把地下水抽干便于开展发掘工作,一方面又要保持一定湿度,不让木构遗迹因脱水受到损伤。把握好这个度,需要科学,也需要匠心。承担此次发掘工作的绍兴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在国家文物局指导下,开展了一系列在发掘中保护的创新性工作。

越国木构水井

为应对梅雨季出现的雨水倒灌,绍兴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围绕遗址,因地制宜建设防渗墙。“那段时间24小时不间断抽水。”绍兴市文物局文物处处长马峰燕说,“但出梅后,随着气温升高,就得24小时不间断补水。”

为了给木构遗迹精准补水,绍兴市文物局专门从全国各地请来了考古专家。来自河南省许昌市的杨更晨就是其中一位,今年63岁的他有30年的考古经验,曾在北京、天津等地参与考古发掘。

战国建筑垫板和方柱细部

7月12日上午,杨更晨穿着一双长筒雨靴,手拿一方湿棉布,轻轻挤出水滴,湿润木构遗迹。他说:“比起用喷壶喷洒,这样更能确保重点部位保持合理的湿度。”

最近天气多变,考古工作人员常常是上午还在为基坑排水,下午就要为遗迹补水。“稽中遗址的考古发掘工作难度,比一般考古发掘大很多。”杨更晨说。

鲜活标本:工匠智慧天人合一

稽中遗址是一处战国两汉时期高等级建筑遗址。此次发布的重大成果,主要有战国时期遗存和汉代遗存。战国时期遗存包括1组大型建筑基址和1眼水井。汉代遗存主要为建筑基址、水井、马坑,出土“会稽”“山阴”等墨书文字,是两汉郡县考古的重要发现。特别是战国时期木壁水井、越国时期筏状地栿等多件建筑遗物为首次发现。

记者在地面以下5米的发掘现场看到,近3000平方米基坑地面上,矗立着各种形状的黑色木构遗迹。

木壁水井为什么是用木头做井壁?筏状地栿为什么不采用榫卯结构?汉代建筑为什么沿用了越国的地基……问号背后,蕴藏着古代工匠的智慧,透射古人天人合一的建筑理念。

六朝时期青铜壶

一组筏状地栿特别醒目,它状似一艘静卧水上的龙舟。10多块巨木挨个“穿”在一块长约3米的巨木板上。让人好奇的是,两者之间并非传统建筑常用的榫卯结构。

“大家一开始觉得奇怪,请来水利工程专家后谜底得以解开。”李龙彬介绍,筏状地栿是古代大型建筑地基的核心构件,承受来自地面建筑的重压。榫卯结构放在地下容易受压抱死,反而影响建筑整体安全性。而自然组合在一起,利用木头自身韧性和水的流动性,可以有效化解各种应力实现动态平衡,确保建筑稳固。

“早在2500年前,这里还是一片泥沼堆积地带,土壤含水量极高,但古人通过在建筑地基的填土中加入木材,增强了地基的稳固性,与今天的混凝土加钢筋有着异曲同工之妙。”马峰燕说,“你看,这就是越国的建筑,相比汉代的更为‘粗放’一点,汉代的建筑多精雕细琢,更为精致一些。”

这些古老的木构件,有的重达50公斤,木头从何而来?马峰燕推测来自南部会稽山区,越人一般就地取材。“这个木壁水井,经碳十四测年,绝对年代为距今约2500年,是妥妥的越国遗存。”

越国原始瓷杯、汉代墨书陶片、汉代水晶环……随着考古研究的推进,遗存的面容也将渐渐清晰,为绍兴古城悠久的历史提供鲜活而生动的实证。

历史回响:绍兴古城实证越都

《越绝书》载,“勾践小城,山阴城也。”绍兴的2500年建城史由此而来,但此前一直缺乏实证。

稽中遗址的发现,让文献上的记载有了建筑实证,意义深远。

绍兴古城保护利用专家屠剑虹认为,稽中遗址的发现,首次确认了越国建筑的存在,证明了在2500年前,已有越国居民在此生活,这也为探寻越国都城提供了重要线索。

浙江省越文化传承与创新研究中心执行主任潘承玉认为,稽中遗址进一步证明今天的绍兴古城,就是原来的越国都城,还佐证了当年的越国都城范围很大,不仅有勾践小城,还有山阴大城。他以战国时期的古井为例,认为当时越国的都城建设和规划思想十分科学:此处位于越国都城山阴大城东南角,可以很好地引入南部上游的若耶溪来水。

若耶溪作为越国都城的主要水源之一,南来经此,循都城外环城河北去,然后流向大海。越国山阴大城在这个口子上建井,可以很方便地利用若耶溪来水,解决都城内部南北水资源不平衡的矛盾。“相信越国古城的更多秘密,会在这次发掘后被逐一揭开。”潘承玉说。

稽中遗址正在破解绍兴古城的文明密码,让我们感知2500年前这片土地上的历史记忆。更多新的发现,也将让古越大地的面貌变得更加清晰。

(内容来源:绍兴日报)



1人打赏
0.50元
2条评分威望+2
你在讲what 威望 +1 07-14
大越帝国 威望 +1 07-13
快速回复
限70 字节
善语结善缘,恶言伤人心,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帖子发布服务协议及管理条例》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