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版本: [-- 其他: 先秦时期的绍兴后海港口20060111 --]

绍兴E网论坛 -> 第四城市·城建 -> 其他: 先秦时期的绍兴后海港口20060111 [打印本页] 登录 -> 注册 -> 回复主题 -> 发表主题

fxd76 2006-01-12 00:01

其他: 先秦时期的绍兴后海港口20060111

历史时期的绍兴后海,特指现钱塘江。其海岸线大致在今西兴(萧山)—坎山(萧山)—大和山、白洋山—马鞍山—老三江—宋家娄—宣港—镇塘殿—沥海(上虞)一线,直到清康熙十七年(1678年),钱塘江改走北大门,这一状况才告结束。
  先秦,特指秦始皇统一六国前的那段历史。这时,现绍兴地区是于越民族的聚居地。显然,后海港口的兴建、发展与越国的复兴、称霸不无关系。下文,笔者试用现代港口的理论结合史志记载恢复先秦时期绍兴后海港口的点滴,以便以小窥大。
  一、地望
  “舟室者,句践船宫也,去县五十里。”
  “朱余者,越盐官也,……去县三十五里。”
  “防坞者,越所以遏吴军也,去县四十里。”
  “杭坞者,句践杭也。……去县四十里。”
  “石塘者,越所害军船也。……去县四十里。”
  “浙江南路西城者,范蠡敦兵城也。其陵固可守,故谓之固陵。”
                  ——以上均据《越绝书·记地传》
  “越王句践五年,……入臣与吴,群臣皆送至浙江之上,临水祖道,军阵固陵。”               ——《吴越春秋·句践入吴外传》
  “昔范蠡筑城于浙江之滨,言可以固守,谓之固陵,今之西陵也。”
                  ——《水经注·渐江水注》
  这些是有史可查的绍兴后海沿岸港口名称,一共六处。其中,“防”与“杭”音近,疑为同一地。而“杭”通“航”,很显然是处港口。从字面理解,舟室是句践的造船基地,朱余是制盐基地,防坞、杭坞既是商港又是军港,石塘是一处较为隐蔽的军港,固陵也是军港。这五处古地名中,现存的有三处,防坞、杭坞即今萧山市北境坎山附近的航坞山,朱余即今斗门镇朱储村,固陵(西陵)即今萧山市西兴镇。以现地望考之,西兴、航坞山、朱储村正巧位于上文提及的古后海海岸线上。综上所述,先秦绍兴后海港口应该有五处,距离山阴城由近及远、由东到西分别是朱余(后来的三江港附近)、防坞(杭坞)、石塘、舟室、固陵。
  二、经济腹地
  港口腹地不仅指可供货物上下的陆地空间,还包括这一港口所能服务的区域范围,也称经济腹地。绍兴后海的古地理形态是河渎纵横,海水直薄。在这一背景下研究当时港口有多大,连绵几里已没意义。这里,我们只研究它的服务地域。当然,这就要来探讨一下越国的疆域演变。
  吴越争霸前,据《国语·越语上》记载,越国“南至于句无(今诸暨义乌交界处)”,北至御儿(今桐乡市境内)”,“东至于鄞(今鄞县以东)”,“西至姑蔑(今衢州、龙游一带)”。虽然从时间序列看绍兴后海港口均始建于句践从吴归来后的“十年生聚,十年教训”时期,但之前后海沿岸必已有零星港口。如《逸周书》载:周成王(BC1115-1079)时,“于越献舟”。这所献之舟必然从后海出发,只是由于史籍不载,无从考究港口具体地望。
  句践入质吴国,于BC490年回国后,“吴封百里于越”,“南造于山(今会稽山)”,“北薄于海(今钱塘江)”,“东至炭渎(今绍兴县上蒋一带)”,“西至周宗(其地不详,约今浦阳江东岸)”。虽然较之前代地域面积大为缩小,但有史可证的后海港口正是从这时起步。由南往北汇流入海的浦阳江、曹娥江及山会平原众多河渎担负起了商品转运的重任。朱余附近的三江港因有河道与山阴城直通,疑为五港口中之最大。
  句践二十四年(BC473年),“于越灭吴”。BC468年,越国迁都琅琊(在今山东半岛),《史记·越王句践世家》载:“当是时,越兵横行于江淮东,诸侯必贺,号称霸王。”这时的越国达到了鼎盛,绍兴后海至山东半岛的海上航线疑在这时已开通。东晋年间山东士族大量南迁越地应该与之不无关系。直至清末,范寅《越谚》中仍称:“吾绍之商于山东者,每由三江乘船漂泊往返。”次后,南方的百越也相继建立政权,瓯越(今温州)、闽越(今福州)、南越番禹(今广州)亦已成为全国性大港。内越与外越的沟通必不可少,也必不会缺少海运这种古老而又便捷的方式。因为位于中国海岸线的地理中心,会稽(今绍兴)俨然成为了当时联结中国南北海运要道的交通枢纽中心。王育民先生在《中国历史地理概论》中把会稽(今绍兴)归为当时中国的八大港口之一。这一现象直到BC262年楚灭越、BC222年秦灭楚降越君后才告结束。由此可知,这一时期是绍兴后海港口的全盛期,其经济腹地包括北方的淮河泗水、济水流域,直到黄河流域,南方的长江、钱塘江、闽江、珠江诸流域,区域覆盖大江南北,可谓极至。
  三、吞吐量
  当时的港口货运量若以今天的吨位去考察已很困难,我们只能从史志关于运输数值记载中以窥一二。
  (越攻吴)“乃发习流二千人,俊士四万,君子六千,诸御千人。”
                        ——《吴越春秋·句践伐吴外传》
  (越迁都琅琊前)“使楼船卒二千八百人,伐松柏以为桴。”
                        ——《越绝书·记地传》
  (越迁都琅琊,随行者)“死士八千人,戈船三百艘。”
                        ——《吴越春秋》
  “越王与魏通好,使(公师)隅往南海求犀、象、珠玑以修献。”
                        ——仇池石《羊城古抄》
  周隐王三年(BC310年)“四月,越王使公师隅来(向魏襄王)献舟三百,箭五百万及犀角、象齿。”         ——《竹书纪年》
  这里记载的楼船是一种双层战船,戈船应该是一种军民双用船。“三百”泛指多,保守估计应在一百艘以上。试想,一支二千人的水军、八千人的迁都队伍囤积于后海某个港口,扬帆起航,是何等的气派。一次普通的交好呈贡,就发舟三百,箭五百万,更能推知港口货物流通的频繁及装卸的便捷。
  四、航线
  综合史志记载,先秦绍兴后海港口连通外越、交游诸国的航线至少有四条。
  1、后海诸港口往西逆钱塘江至境之西端姑蔑(今衢州、龙游一带)。这一航线既是政治统治的需要,又是后方补给的重要动脉。近年史家提出的龙游石窟为句践秘密屯兵复仇基地,即为明证。
  2、后海诸港口往北越钱塘江,入百尺渎,达吴(今苏州),经古江南河,“入大江(今长江)、奏广陵(今扬州)”,再从邗沟由江入淮,可直达中原王室之地。这一航线既是吴越争霸的水上战场,也是由海运借助运河沟通中原的便捷通道。周敬王二十五年(BC495年),越王句践伐吴,“吴师败于 李(今嘉兴西南)”,越军就是从这一水路北上的。
  3、后海诸港口往东顺钱塘江河口到外越诸岛(今舟山群岛、日本诸岛),再往南沿东南海岸至瓯越、闽越、南越、夷洲(今台湾群岛)。这一航线是内越国都与外越各族沟通往来的海上必经之路。《国语·越语上》载:“越败吴,越王句践欲迁吴王夫差于甬东”,《史记·吴史家》杜预注:“甬句东”“会稽句章县东海中洲也”。从中可知,会稽后海与今舟山群岛间的海路早已成熟。前文已述的越王通好魏王之事,考之此时越已由琅琊南迁至“南山”(今会稽山),从南越搜求犀角、象齿、珠玑运至会稽,非成熟航道不能为之。加之近年有学人提出越人可能早已跨越太平洋东至美洲大陆,南达澳洲诸岛,可知,从后海诸港口往南到今广东沿海这一航线在先秦已经定型。
  4、后海诸港口往东顺钱塘江河口,转北向沿海岸到今山东半岛,再转内河入淮水、泗水,通大河(今黄河),直到中原王室之地。即古籍中所载的(越人)“沿于江海,达于淮泗”。这一航线既是后来越国新都琅琊与故土的海上联系线,也是越国称霸前绕开吴国,直联中原的海上通道。周敬王三十八年(BC482年),越国乘吴王夫差北上与晋军黄池会盟机会,派范蠡和舌庸率领海军沿海北上,驶入淮水,以断吴王归路,走的就是这一路。
  先秦时期的绍兴后海港口,使古代绍兴地区成为沟通南北、联运四方的通达之地,也使绍兴成为了当时中国的第一等城市。唐宋已降,后海港口淤塞,省境内的杭、甬、温三地则以渔利之便、港口优势相继超越了绍兴。

林浩 2006-01-12 02:35
听老人说本来后面的江要大来
是后来围海造田变的这么小的

柳岸残月 2006-01-12 07:48
这个帖子有意思哈~~我很喜欢啊~


查看完整版本: [-- 其他: 先秦时期的绍兴后海港口20060111 --] [-- top --]


Powered by phpwind v8.7 Code ©2003-2011 phpwind
Time 0.035683 second(s),query:6 Gzip enabl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