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版本: [-- 围绕大城市发展目标 搞好学校建设规划 --]

绍兴E网论坛 -> 第四城市·城建 -> 围绕大城市发展目标 搞好学校建设规划 [打印本页] 登录 -> 注册 -> 回复主题 -> 发表主题

和声 2005-10-28 21:03

围绕大城市发展目标 搞好学校建设规划



2005年10月7日 绍兴市教育局 李 阳

一、搞好大城市教育发展规划的背景
随着社会的进步,从中央到地方,教育在现代化建设中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越来越凸现出来,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从来没有象现在这样强烈。近年来市委、市府相继制订了《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推进教育现代化的意见》、《绍兴市教育现代化建设纲要》、《绍兴高等教育发展的若干意见》和《绍兴市学前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意见》。我市三大组团加城市绿心的大城市框架已初步形成,“北工、南闲、东新、西市、中秀”的城市功能已基本定局。建设百万人口大城市、实现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率先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关键在科技、根本在人才、基础在教育。我市人均GDP已超过3000美元,经济的发展必须推动教育的发展,社会的文明进步和经济的快速持续发展需要有发达的教育作支持。高等教育大众化、高中教育普及化、义务教育均衡化、学前教育低龄化、成人教育终身化已成为必然趋势。虽然近年来我市教育事业一直处在全省先列(尤其是中小学),但还满足不了人民群众日益增强的对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进一步加大力度整合各类教育资源、提升教育事业均衡发展,还有不小的空间。城乡教育一体化,学校建设标准化,网点布局合理化,设施配套现代化,学校发展均衡化,办学形成规模化,是今后我市大城市建设中学校建设的目标。
二、大城市教育发展的总体规划目标
高等教育 建成与绍兴经济社会相适应的高层次、多形式、开放形的高等教育体系和能满足全市毛入学率达30%、在校生9万人所需的教育设施。
高中段教育 高质量普及高中段教育,各学校均达到省级重点中学办学标准,使中等职业教育与普通高中协调发展,能满足越城区和绍兴县域内每年2万名初中毕业生的需求,即在校6万人规模,按中职和普高学校1:1的比例建成各3万名在校生所需的学校。
义务教育 体现均衡发展的理念,按照“省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的建设要求,使该区域范围内的学校逐步实现:城乡统筹发展,学校布局合理,设施设备标准,由以前的数量扩张型向质量提高型转变。通过“撤、扩、并、迁”等途径适当扩大学校办学规模,提升办学档次,扩大优质教育资源,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资源的要求,高标准、现代化普及九年义务教育,90%以上的学校达到省级标准化学校。
学前教育 高质量、高标准普及学前教育,以社区为基础,形成以公办示范幼儿园为骨干的学前教育网络,大力整顿幼托市场,坚决取缔“三无”式的地下幼儿园,改善办园条件。确保幼教与中小学教育一样健康发展,使98%的幼儿学前三年均能进入合格幼儿园。
三、大城市教育发展的具体规划要求
1、布局要求。新建高校按照《绍兴市城市总体规划》宜设在越城组团西南区块的教科研发展区域内;其余的教育网点布局应根据城市总体规划,结合人口密度与人口分布,尤其是学龄人口数量及外来流动人口增减的发展趋势,以及城市交通、环境、服务半径等因素综合考虑。新建住宅区或居民点要根据规划的居住人口来配建相应规模的教育设施,并按照“高中学校向城区集聚,初中向中心镇集聚,小学向集镇中心村集聚,新增教育资源向城镇集中”的原则来规划中小学网点布局。幼儿园以便捷入园为原则,以需求布点。学生上学应避免跨越铁路干线、高速公路及车流量大、无立交设施的公路干线。
2、选址要求。(1)学校校址应该选在交通方便、位置适中、地形开阔、空气新鲜、阳光充足、排水畅通、环境适宜、公共设施比较完善、远离污染源(包括声、光、电磁波等)的地方。应避开高层建筑阴影区、南部山丘地区的阴坡面、滑坡段等地段。架空的高压输电线及通航河道不得穿越校区。(2)学校不应与集贸市场、公共娱乐场所、医院传染病房、太平间、公安看守所、高压变电所、公共交通枢纽、垃圾堆放场及处理站等不利于学生学习和生长的场所相邻。(3)学校与铁路的距离不应小于300米,与城市干道或公路的距离不应小于80米。
3、建设规模。适当扩大各类学校的办学规模,控制班级超员,中小学校的规模也并非越大越好,一般小学的规模宜在18—36班,不小于12班;初中宜在24—48班,不小于18班;一般情况下尽量不建九年一贯制学制。高中段学校宜在36—60班,不小于24班;幼儿园6—18班,不小于3班。班额:小学近期45人/班、远期40人、部分30人;初中近期50人、远期45人;高中近期50人、远期45人;幼儿园25—35人。
4、规划依据。根据《绍兴大城市发展战略纲要》、《绍兴市城市总体规划》及《绍兴县城市总规划》及其它规划资料中的城市发展趋向、人口流向、居住人口数量,来确定学校的规模及布局。根据绍兴市区人口百岁图和人口年龄结构分析及相关经验测算,小学生在校总人数约占总人口的8%左右,相应的初中、高中段及幼儿园的在校(园)生数约各占总人口的4%,高校在校生规模应依据全市18——22周岁的总居住人口数,达到30%的毛入学率。高中段应依据绍兴县及越城区域内的总居住人口数,初中、小学应依据各镇、街、社区内总居住人口数,并在县、区范围内适当统筹安排;幼儿园应该按社区、居住区、镇、村内的总居住人口数。
四、大城市各类学校建设的具体要求
1、高校:做大做强现有的高校,尽快实施文理学院的三期扩建工程,把文理学院建成学科门类齐全,以本科教育为主,适当发展研究生教育的地方性综合大学,全日制本科在校生2万人,研究生1000人以上;绍兴托普信息技术学院,通过实施二期扩建工程,达到全日制在校生8000人的规模;越秀外语职业学院通过三期扩建工程,达到全日制在校生8000人的规模;浙江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要继续加大投入,增加校园、校舍面积,全日制在校生达8000-10000人;加快浙江邮电职业技术学院的扩建步伐,根据高校建筑设计规范,按全日制在校生5000人的规模进行建设。逐年分离现高校中附设的中等职业教育班,给高校招生留出发展空间。引进外地的1-2所重点高校,来绍举办在校生规模为1-2万人的分校或独立学院,特别是国家级重点高校,补充国家级优质高教资源的空缺。
2、高中段学校:为满足普及优质高中段教学的需求,据测算至少还需扩大建设240班规模的教育设施,才能容纳6万名在校生(职、普高各3万名)。撤并部分办学规模小、专业设置不合理、地域较偏僻或布局与规划原则不符的学校。
现普通高中在校生约为23000人(有部分学校为应付入学高峰已超负荷招生),还要考虑7000人在校生所需的教育设施,建议规划规模为越城组团240班,12000人;袍江组团60班,3000人;柯桥324班,16200人;越城西南片45班,2250人。从所属地域来看,布局基本合理。其中市属210班、10500人,县属459班、22950人。具体为绍兴一中48班、2400人,绍兴一中分校60班、3000人,稽山中学42班、2100人,绍兴市高级中学60班、3000人,鲁迅中学90班、4500人,柯桥中学90班、4500,鉴湖中学90班、4500,越琦中学45班、2250人,华甫中学60班、3000人,轻纺城高级中学60班、3000人,鲁迅外国语学校24班、1200人。
职业高中现有在校生约21000人,还缺少9000人规模的教育设施,如果考虑25%的向外地域招生,还需扩建11250人所需的教育设施。在袍江组团由市交通职校扩建成一所在校生2500人的学校,在柯桥组团除扩建县职教中心外,再建设2所各3000人规模的学校,在越城组团西南区域在建一所3000人规模的学校,同时扩建市商业学校、绍兴中专、绍兴市警察学校、浙江经贸学校以扩大招生规模。
3、义务段学校。现有学校总规模已能满足学龄儿童的入学需求,但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新区建设、人口转移、城市扩大、外来人口增多等原因,义务教育的学校建设主要是网点调整,并在新建居民住宅区配套建设及补充建设新学校,其次通过资源整合,改善提高现有的办学条件,使区域内90%以上的学校达到省标准化学校的标准。
规划规模为初中39所、1407班。其中:
越城组团 17所、543班。具体为古城片4所、126班:一中初中部42班,建功中学36班,文理附中24班,树人中学(扩建)24班;城东片4所、117班:文澜中学18班,文澜中学分部18班,东湖镇中36班,皋埠镇中45班;城南片4所、114班:长城中学18班,鉴湖镇中36班,另在新住宅区配建36班和24班规模的初中各一所;城西片3所、96班:元培中学24班,元培中学分部36班,另在新居民住宅区配建36班规模的初中一所;城北片2所、90班:昌安实验学校42班(撤并小学部),新建一所迪荡中学为48班。
袍江工业区 3所、168班,具体为袍江中学48班,另在C—4—09地块和两湖地块各建60班规模的初中一所。
镜湖新区 2所、102班,具体为在9号地块(灵芝)54班,16号地块(东浦)48班。
越城西南片 5所、162班,具体为漓渚镇中24班,兰亭镇中30班,秋瑾中学36班,平水镇中36班,另在新建居民住宅区配建36班规模的初中一所。
柯桥组团 12所、432班。具体为老城片区2所、72班,城东片区2所、60班,城西片区1所、48班,阮社片区1所、36班,柯岩片区1所、48班,华舍片区2所、60班,齐贤片区1所、48班,安昌片区2所、60班。
规划小学107所、3030班。其中:
越城组团 38所、978班。具体为府山街道5所、126班;北海街道4所、108班,其中在新建居民住宅区配建24班规模的小学一所;塔山街道5所、108班;蕺山街道3所、108班,其中新建迪荡小学36班;稽山街道5所、108班,其中在新建住宅区配建24班和18班的小学各一所;城南街道6所、210班,其中在新建住宅区配套建设36班的小学4所;东湖镇2所、66班,其中在生态园区配建24班的小学一所;皋埠镇6所、96班;鉴湖镇2所、48班。
袍江组团 12所、420班。具体为中心商贸区6所、222班:袍江小学36班,柯灵小学分校36班,另在A—3—05、D—3—02A、D—4—02B地块各建36班的小学一所,在B—5—10地块建42班的小学一所;外围及两湖区域6所、198班:柯灵小学18班,斗门镇校36班,马山镇校36班,车恂如小学12班,在两湖区域新建48班的小学2所。
镜湖新区 9所、282班。具体为灵芝镇4所、132班:灵芝中心校36班,镜湖小学36班,大滩小学36班,梅山小学24班;东浦镇5所、150班:热诚小学24班(扩建),青甸湖小学24班,另10号地块36班、11号地块24班、17号地块42班。
越城西南片 17所、372班。具体为漓渚镇3所、36班,兰亭镇3所、60班,福全镇2所、66班,平水镇5所、90班,新建规划区4所、120班。
柯桥组团 31所、978班。具体为柯桥街道6所、216班,柯岩街道5所、150班,华舍街道4所、174班,湖塘街道4所、84班,齐贤镇5所、192班,安昌镇6所、162班。
4、学前教育。按照幼托以需求布点的原则,每一万居住人口需要设置不少于12班规模的幼儿园(不计算托儿所),结合各组团社区、镇村的规划居住人口,学前三年共有幼儿6.2万人,需规划设置2050班规模的幼儿园。其中:
越城组团 学前三年幼儿为25000人、830班。具体为府山街道3000人、100班,北海街道3000人、100班,塔山街道3000人、100班,蕺山街道3000人、100班,稽山街道3000人、100班,城南街道4000人、130班,鉴湖镇2000人、70班,皋埠镇2500人、80班,东湖镇1500人、50班。
袍江组团 学前三年幼儿为7600人、需要260班。具体为中心商贸区为5600人、190班,外围及两湖区域2000人、70班。
镜湖新区 学前三年幼儿为4000人,需要135班。具体为启动区块2700人、90班,其余为1300人、45班。
越城西南片 学前三年幼儿为6000人,需要200班,其中新建规划区内3000人、100班。
柯桥组团 学前三年幼儿为19000人,需要630班。具体为柯桥街道6000人、200班,柯岩街道3000人、100班,华舍街道3000人、100班,湖塘街道1500人、50班,齐贤镇2500人、80班,安昌镇3000人、100班。
各社区、居民住宅区还应配置一定数量的托儿场所,也可在幼儿园内附设。
五、各级各类学校的建设标准
校舍建设必须贯彻安全、适用、经济、美观的原则,其校园用地及校舍建筑面积须符合国家及省有关的规范要求。校园设计宜按教学区、运动区、生活区等不同功能进行合理分区,各区之间要联系方便、互不干扰,并保证教学楼有良好的朝向、日照和通风。一般学校校舍应有教学及教学辅助用房、办公用房和生活用房三部分组成。
1、高校 应按照《普通高等学校建筑规划面积指标》设置相应的校园用地面积和十三项各类功能的用房。
2、高中段学校 建筑面积应按照《城市普通中小学校校舍建设标准》,用地面积按照《浙江省学校项目控制指标》,职业中学还应增加实习实训工场、操作车间及相应的用地。
3、义务教育 校舍建筑:新建的学校要达到省I标准,应设置普通教室、自然教室、音乐教室、美术教室、书法教室、语言教室、计算机教室、劳动教室、多功能教室、图书室、科技活动室、心理咨询室、体育活动室、校史德育展览室、卫生保健室、教工单身宿舍、食堂、厕所、开水房、汽车库、配电房,,有住宿生的还需要设宿舍、浴室等用房。初中除了设置以上用房外,还需要有实验室、地理教室等用房。其面积应达到有关指标。
校园用地:学校除了建筑用地外,还应有体育运动场地和绿化、科技用地,并达到规定用地指标。
4、学前教育 按照国家《城市幼儿园建筑面积定额》设置,应有活动室、卫生间、贮藏室、音体活动室、办公室、会议室、教具及陈列室、保健室、晨间及接待室、传达室、厨房及消毒间、教工休息室等用房,并达到有关具体指标。
六、保证规划落实到位的措施与对策
1、确保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教育发展建设不是教育部门一家的事,各有关部门要各负其责,贯彻落实国家及省、市对教育的有关政策、法规,采取有效的措施与对策,在城市建设中要把学校规划建设 纳入总体规划并予以保障。
2、在旧城改造和新区开发、居民区建设中一定要按照省政府、市委、市府“中小学和幼儿园等教育设施,实行与小区同步规划、同步建设,竣工后及时移交教育部门办学和管理”的规定,满足市民入住新房,子女就近入学的基本要求,避免“居民住新房,孩子无书房”现象的发生。
3、在经费上:(1)依照《教育法》做到财政预算内经费的“两个提高、三个增长”并将校舍维修、改造、建设的经费全额纳入财政预算。(2)执行省政府“教师工资不得从教育附加中安排”和教育部、财政部、农业部“农村教育费附加应主要用于农村中小学的校舍维修、危房改造和学校布局的调整等方面。在用于上述各项开支后仍有余额,可适当用于补充学校公用经费不足,要纠正将教育附加用来发放教师工资的做法”的规定,把教育费附加主要用于校舍建设改造和改善办学条件,做到专款专用,严禁挪用、占用。(3)按照省政府、市委、市府有关“旧城改造中土地有偿使用的净收益有3%用于教育基础设施建设”的规定,每年从土地出让经费中拨出专款用于学校建设。(4)布局调整后闲置的土地等校产,应通过置换全部用于学校建设。(5)高校建设要“聚全市之力,集全市之财”,要在全市范围内筹集资金,光靠本级财力难以支撑。
4、在管理体制上要结合本区域的实际情况,一方面要贯彻以县统筹为主,同时还要继续调动镇、村二级的办学积极性,把教育当成分内事。
5、盘活教育的各类资源存量,尤其在土地从严的形势下,要充分整合教育内部资源,优化有限的资源,发挥最大的效益。包括义务段与非义务段之间,城市与农村之间、公办与非公办之间教育资源的整合优化。
6、鉴于政府资金紧张,民间资金充裕,建设中也可借鉴“民建公租”的办法。(选自《绍兴教育》2005年第9期

xjm 2005-11-05 14:08
用户被禁言,该主题自动屏蔽!


查看完整版本: [-- 围绕大城市发展目标 搞好学校建设规划 --] [-- top --]


Powered by phpwind v8.7 Code ©2003-2011 phpwind
Time 0.031934 second(s),query:6 Gzip enabled